香港保衛戰 (22) 「香港淪陷」(完)
1941年12月25日早上8時30分,東旅指揮官華里士為解救陷苦戰防衛軍、米杜息士營及砲兵,下令加拿大來福槍營向聖士提反書院高地日軍反攻。營長荷姆再次與華里士衝突,最後華里士不理荷姆反對,堅持並指派來福槍營D連連長柏架少校指揮作戰。
來福槍營D連在中午時份開始反攻,從赤柱監獄西北沿墳場正面突擊書院。當加軍越過墳場空地時,與日軍進行肉博戰,並成功衝破防綫,但日軍壓倒性人數迫令加軍退回監獄。在短短半小時戰鬥中,加軍26人陣亡,75人受傷,為這次反攻付出沉重代價!其後日軍收到英軍投降消息,暫援行動。但東旅因與總司令部失去聯络,所以斷續坻抗。
西旅方面,英軍繼續在灣仔峽及金馬倫山與日軍交戰。英海軍陸戰隊和拉吉普營,分別於摩利臣山及巴理斯山佈防,形成阻隔司徒拔道至灣仔戰線。12月24日早上8時30分,日軍第230聯隊第2大隊進攻灣仔峽、馬己仙峽及哥賦山。下午3時,日軍迫近禮頓山,第230聯隊第3大隊與守軍米杜息士營42名官兵交火,加軍堅守至西旅旅部指示才撤退,從通往堅拿道缺口突圍,返回機利文車庫營部,期間兩人陣亡,10人被俘。
禮頓山失守,西旅左翼不斷後退,日軍第229聯隊控制壽臣山,令通往守軍唯一火藥庫(小香港)的黃竹坑道被日軍火力覆蓋,每次英軍前往補充彈藥均變成「死亡任務」。至12月24日黃昏,摩利臣山上七個英軍機槍陣地,被日軍猛烈砲火摧毀。日軍從金馬倫山及聶高信山向北及西北推進,正迂迴馬己仙峽進入灣仔。
日軍為與砲兵隊協調向英軍作總攻擊,遂將總攻行動延至12月26日清晨開始,並曾於12月25日早上非正式向英軍勸降,港督楊慕琦以「香港尚能抵抗」回覆日軍。在1941年的平安夜,日軍整晚砲轟維多利亞城。當時第230聯隊正迫近巴理斯山,因英方防空洞網络貫穿山底下,若日軍攻陷防空洞,便可直接從地底穿過英軍陣地,長驅直入灣仔,危害總司令部。另一方面,第229聯隊第2大隊於下午突襲班納山,英空軍地勤人員及温尼柏營潰敗,在12月25日凌晨向香港仔撤退。另外第7中隊亦佔領南朗山,香港仔失守只是時間問題。
當英軍在12月25日拒絶投降後,日軍隨即砲轟及派空軍轟炸馬己仙峽、灣仔峽、歌賦山、太平山及西高山,正午日軍佔領巴理斯山,並集結在堅尼地道入口。當米杜息士營在灣仔街市抵抗時,日軍已從巴理斯山下的防空洞攻入海軍醫院。中午過後,英總司令部與各據點通訊中斷,灣仔守軍後退至柯布連道及美利兵房,蘇格蘭營被第228聯隊逼向馬己仙峽,不久灣仔峽失守。
12月25日下午約3時,英軍柯布連道防綫,陷入來自對岸及正面日軍交叉砲火,危在旦夕。米杜息士營營長史釗活表示防綫半小時內必失守,但若退至海軍船塢,將會威脅域多利兵房內總司令部,進退兩難。其後駐守壽臣山之米杜息士營C連,在下午3時向日軍投降,守軍最後一個彈藥庫落入敵軍手中,西旅只能靠6門榴彈砲,共360發砲彈負隅頑抗。
駐港陸軍司令莫德庇於1941年12月25日下午3時15分,將戰况如實彙報港督楊慕琦,指出日軍在短時內便能攻入維多利亞城,應盡快投降,更要趕緊在日軍切斷所有英軍軍方通訊前,命令各部放下武器,否則便會有無謂犧牲。楊慕琦立即知會布政司、律政司及駐港海軍哥連臣准將,三人均同意投降。於是楊慕琦馬上拍電,將投降决定通知英倫。然後莫德庇派人聯络日軍,並按日軍指示,在12月25日傍晚,抵達位於九龍半島酒店的日軍指揮部,正式向第23軍司令酒井隆投降。
東旅此時因與總部通訊中斷,未能第一時間接獲投降通知,就算工兵指揮官林保中校親到赤柱,向華里士傳達投降消息,華里士還是半信半疑。直至華里士副官携同「投降手令」回到旅部,華里士才相信,於是在1941年12月26日凌晨2時30分下令東旅各部隊停止抵抗,前往赤柱灘道白屋向第230聯隊第1大隊隊長江頭多少將投降。但因事出突然,黃麻角及赤柱砲臺未及在投降前摧毀,完整地落入日軍手中。
至此駐港英軍全部投降,「香港保衛戰」结束,香港進入3年零8個月日治苦難歲月!
Sam Tse 撰文
資料:「孤獨前哨」

港島東西旅投降前形勢

赤柱半島之役佈局

1941年灣仔莊士敦道、軒尼斯道,白屋為機槍堡

日軍勸降代表

港督楊慕琦於半島酒店向日軍投降

日軍第23軍司令酒井隆帶領部隊於彌敦道巡遊

日軍入城

香港淪陷,日憲兵带領印兵巡邏

被俘香港西方銀行家

位於赤柱英戰俘營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