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保衛戰 (21) 「赤柱半島之戰」
日軍經一番劇戰之後,完全切斷英軍東西旅聯繫,於1941年12月23日正午完全控制壽臣山,並向香港仔、南郎山及班纳山推進。
12月23日早上7時許,加軍曾向龜山及赤柱崗反攻,但遭日軍以猛烈砲火回應,無功而還。上午10時,東旅指揮官華里士與加拿大來福槍營營長荷姆 ,為加軍應否再反攻而發生激烈爭論。其後華里士同意加軍後撤,將前線退到馬利諾修道院。
12月23日晚,荷姆要求與陸軍司令莫德庇對話,目的在表明加軍在惡劣狀況下,不應作無謂犧牲。之後華里士拒絕荷姆越级要求,更向其解釋繼續作戰理由及英倫取態。不過華里士與加軍分歧並未化解。
日軍發現英軍已瀕臨敗北,故决定在12月24、25日發動總攻擊。12月24日早上7時30分,東旅指揮官華里士巡視加軍位於聖士提反書院營部,發現營長荷姆及其下屬士氣低落,對持續低抗態度負面。於是華里士嘗試安排皇家加拿大來福槍營持白旗向日軍投降,但荷姆不想加軍單獨投降,故一口拒绝。其後荷姆要求將「來福槍營」撤到赤柱半島以南休整,華里士以赤柱砲臺要有足夠守軍為由拒绝。最後英駐港陸軍司令下達指令作結:「除非彈盡,斷水斷糧,否則不要放棄,绝不輕言投降。將荷姆送進醫院。」。荷姆與華里士之爭,足見「軍事與政治」在判斷上的分歧。
荷姆與華里士爭論之際,日軍沿大譚道進攻赤柱,雖受制於赤柱正灘第28號機槍堡,但仍迫使米杜息士營D連後撤。日軍不斷砲轟赤柱村,東旅决定在夜色掩護下將「來福槍營」撤至赤柱砲臺休整。
12月24日黃昏6時,第229聯隊第3大隊佔領舂坎灣以北高地,進一步迫近馬利諾修道院,計劃夜襲赤柱半島。此時東旅亦積極調動部隊,重整防綫,將指揮部由飽受日軍砲擊的赤柱監獄,搬到赤柱砲臺,準備與日軍决一死戰!
1941年12月24日晚8時30分,日軍向赤柱半島發動攻勢,。第229聯隊第一大隊由三架九四式輕坦克掩護下,沿赤柱灘道向赤柱半島推進。赤柱村防綫指揮官,防衛軍第2連連長科沙福少校,下令部隊在照明彈幫助下,向日軍迎頭痛擊,迅即將三架日軍坦克全部摧毀。待照明彈熄滅,英軍再用探射燈照明,繼續向亂作一團日兵掃射,戰况激烈。與此同時,第230聯隊第1大隊從赤柱崗攻向赤柱村,遭到馬利諾修道院守軍,即監獄守衛排及米杜息士營D連頑強抵抗。其餘日軍亦嘗試從赤柱正灘及赤柱村道,向赤柱村防綫推進。因受地形影嚮,又短兵相接,故英軍無法使用火砲,雙方均以輕武器作戰。
激戰期間,赤柱村防綫指揮官,防衛軍第2連連長科沙福少校,不幸中流彈重傷,但仍堅持指揮部隊至最後一口氣。科沙福陣亡後,赤柱村防綫崩潰,守軍逃向聖士提反書院。日軍得勢不饒人,午夜越過赤柱村防綫,殲滅山坡上英軍機槍陣地,再撲向聖士提反書院。駐守修道院的米杜息士營D連亦不支,日出時被迫撤退。
當日軍靠近聖士提反書院時,並不知道聖士提反書院主樓是一所醫院,其時醫院內仍有數十名傷兵。雖然醫院內有英兵,但沒有向日兵開火,只是兩旁英軍陣地向日軍掃射。經一番戰鬥,飽受挫敗,幾乎全軍覆沒的日軍第230聯隊第2中隊進入醫院,於12月25日清晨4時,開始報復式大肆屠殺院內官兵及護士,造成數十人死亡,犯下戰爭罪行,人神共憤!
Sam Tse 撰文
資料:「孤獨前哨」

科沙福少校

聖士提反書院

在聖士提反書院掘到的二戰彈藥
Comments
Post a Comment